鈣,在人體中分為兩種形式∶無機鹽形式(分布在骨骼和牙齒里)和鈣離子形式,后者分布在血液、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,是人體細胞與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者在各個中樞發(fā)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我們所有的生命活動,比如說話、思考、心臟跳動、肌肉活動等,都和鈣離子密切相關。
維生素D對人體的抗菌能力、腫瘤預防等方面都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接下來,我們詳細說說維生素 D 對寶寶的重要性。
首先需要明確一點∶維生素D不僅僅是維生素,它在人體內(nèi)還發(fā)揮激素的作用,
比如增加寶寶對鈣和磷的吸收以及在骨中的沉積,使骨的成長和成型達到最理想程度;幫助維持人體的先天免疫功能,減少包括糖尿病及癌癥在內(nèi)的慢性病的發(fā)生;降低精神分裂癥的發(fā)病率;童年時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能降低成年后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;降低患結腸癌、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概率。
這也是為何一提到佝僂病,首先要考慮是不是缺乏維生素D的原因。
維生素 D 是怎樣促進鈣吸收的?
維生素D的前體(生成維生素 D的原料)存在于皮膚中,當陽光直射時,在波長為270~300納米的紫外線(UVTB)的作用下會發(fā)生反應,轉化為維生素D3。維生素 D3分子被運送到肝臟并且轉化為維生素D的另一種形式——25-羥基維生素 D3。25-羥基維生素 D3續(xù)被轉運到腎臟,在那里被轉化為1,25-二羥基維生素 D3(這種形式是維生素D 最有效的狀態(tài))。最后,維生素D和甲狀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鈣素協(xié)同作用來平衡血液中鈣離子和磷的含量,特別是增強人體對鈣離的吸收能力。
維生素D 從哪里來?
不經(jīng)補充途徑,我們?nèi)绾潍@得?
維生素 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成年人的天然來源有以下兩種途徑。
①日常飲食。
不過,富含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非常有限,魚肝、魚油、海魚(如鮮魚、鮭魚、沙丁魚)等是屈指可數(shù)的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;其次是黃油、蛋黃、母乳或鮮牛奶,但含量非常少。因此,除非食物中經(jīng)人工強化添加了維生素D,否則僅憑攝入天然食物,很難達到我們對于維生素 D的需求。
②內(nèi)源性維生素D
這是人體更主要的維生素 D的來源,由我們的皮膚在經(jīng)陽光中的紫外線(UVB)照射后,將皮膚中一種名為"7-脫氫膽固醇"的物質轉化成維生素D。
對于母乳喂養(yǎng)的小寶寶而言,母乳也是他們維生素D的來源之一,但遺憾的是母乳中維生素D的量很少,每 1000毫升母乳中僅含25~78 國際單位。這距離寶寶的每日最低需求量還有很大差距。
通過曬太陽,我們能夠獲得足量的維生素 D 嗎?
先把紫外線對皮膚可能造成的損傷放在一邊不談(這是皮膚科醫(yī)生一直高度關注的問題),在不抹防曬霜、不做必要保護的情況下,通過曬太陽其實也不一定可以如愿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。
哪些寶寶容易存在維生素 D 攝入不足?
食物攝入不足的寶寶。新生兒期的寶寶,唯一的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粉,母乳中的量顯然是不足以供應寶寶需求的,所以母乳喂養(yǎng)兒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。而嬰兒配方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,若奶量不足,經(jīng)奶攝入的維生素D的量也有可能不足。
缺少有效光照射的寶寶。新生兒期的小寶寶如果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時間不足(例如∶因天氣寒冷、多雨多霧、隔著玻璃等),皮膚能夠有效轉化的維生素D的量也會不足。
先天維生素D儲備不足及生長過速的寶寶。早產(chǎn)兒或雙胞胎體內(nèi)儲存的維生素D不足且生長速度過快,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更大。
患胃腸道或肝、膽、腎疾病的寶寶。因慢性腹瀉、肝膽疾病、胰腺疾病等影響維生素 D 的吸收和代謝。
受藥物影響的寶寶。某些藥物可致使維生素D在體內(nèi)的代謝加快,從而需要量增加,如長期服用抗驚厥藥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