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早教頻道 > 早教熱點 > 孩子被欺負,家長該如何處理?
一直以來,孩子打人和被打都是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,喜歡打人的孩子,家長擔心再發(fā)展下去會有“暴力傾向”,會變成一個愛欺負人、愛打架的小霸王。而被打孩子的家長則擔心孩子總是被欺負,會讓孩子變得自卑、懦弱。
孩子為什么喜歡打人?(無意傷害)
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動作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了解孩子的動作是在表達,在宣泄,在溝通,打人時的情緒是什么?了解孩子希望表達的需要是什么?只有這樣你才會理解孩子打人的動機和如何面對。
孩子無意傷害的打人
孩子無意傷害的打人與其動作發(fā)展、年齡發(fā)展、語言發(fā)展都有關系。下面,我們從動作、語言、年齡發(fā)展的特點來跟大家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,打人動作背后的需要,以及如果家長不制止,未來的發(fā)展后果。
1、0-6歲孩子的發(fā)育特點
1.語言發(fā)展滯后
動作發(fā)展是孩子最先的發(fā)展,在胎兒階段,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就會有很多動作,等出生后也會開始先發(fā)展動作,比如寶寶最早時,眼睛可以跟著視覺追蹤,到了兩個月就開始抬頭,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。
相對于動作,語言卻沒有發(fā)展很快,人類的語言是特殊的一種本領,到一歲半左右,很多女孩會開始說話,兩歲左右會說得很清楚。而男孩兒可能到三四歲左右還說不清楚,可能是由于一些家庭語言環(huán)境不豐富、家人不愛說話等原因,導致孩子說話慢。而且,有些孩子因為語言表達得不到滿足,就會動手去解決。男孩會比女孩動手的概率多。
2. 手的敏感期
孩子剛出生,在兩三個月時,他會出現(xiàn)吃手的情況。不僅吃手,任何東西都會往嘴里放,這是因為孩子到了一個手的敏感期、口的敏感期。甚至于還出現(xiàn)扔東西、捏東西、打人、掐人等,這都是孩子在用手探索世界。
3. 表達情緒
2-3歲的孩子動手,通常都是因為動作背后是有情緒的,但是這種情緒不都是負面情緒,可能在高興、傷心、難過時都可能動手,這是孩子在表達情緒。
4. 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處理
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后,可能會突然增加動手行為。面對幼兒園新的困難挑戰(zhàn)和關系,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,就很容易去啟動原始動作系統(tǒng)。
2、孩子打人動作背后的需要
1. 孩子的手到了一定的敏感期,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觸摸體驗。觸覺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感覺,它是個體成長中最重要的獲得愉悅感和安全感的來源。
2. 家長要關注孩子打人動作背后的情緒,而不只是關注他的破壞行為。
3、家長不制止會出現(xiàn)的情況
當孩子打人時,有些家長會代替孩子道歉,說一聲對不起或者孩子不是故意打人等等。這種做法,會促使孩子把這種行為當作是一種鼓勵,會錯誤地認為打人是正確的,而且不會受到懲罰。
另外,如果打人被孩子當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,可能會發(fā)展成有意攻擊行為。
孩子為什么喜歡打人(有意攻擊)
孩子天生是善良的,他們不太會有意攻擊的行為,但他們會學習和模仿。通常來說,學習模仿有意打人這種行為,能帶給他們好處,或者掩飾他們的需要。下面,我們具體來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意攻擊?
1、與家庭教養(yǎng)方式有關
孩子有意攻擊別人,是因為他們內(nèi)心沒有安全感,沒有溫暖,不懂得敬畏。這通常是由幾種家庭教養(yǎng)方式導致的。
暴力
這種方式會使孩子以暴制暴,或者讓他們在保持沉默的基礎上,不斷積壓情緒,控制不住就會爆發(fā)。之所以孩子會用暴力解決問題,有些是因為父母本身性格有問題;有些是父母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,棍棒底下出孝子。
科學家表示,如果孩子長期處在被虐待被暴力的環(huán)境下,他們會感受到有害壓力,大腦結構也會發(fā)生變化,而且會使得孩子最原始的自我保護方式,變成暴力和壓抑。
人作為復雜的一個有機體,天生就有一套保護機制,心理學上稱為心理防御機制。孩子在強大的父母面前,為了維護自己且生存下去,最重要的保護機制就是自我壓抑,當這種壓抑情緒不能被表達時,就會造成性格扭曲,對外就變成了攻擊其他弱小個體,對內(nèi)就變成攻擊自己,導致抑郁自殺。
溺愛
很多孩子在溺愛的環(huán)境中成長是沒有規(guī)則的,不懂得敬畏和尊重,整天為所欲為;過于依賴父母的幫助,做錯事也不用承擔任何后果和責任。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,就會選擇動手。所以,建議各位家長要給孩子立規(guī)則。
忽視
忽視冷漠的方式,會讓孩子沒有價值感和成就感。孩子從出生開始,就特別需要獲得父母的幫助、關注、接納和認可。如果父母總視孩子不見,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力氣的增大,本領的增強,他就會通過別的方式來找尋成就感。比如:打人。
很多孩子打人,有時是在表達一種強烈的負面情緒。這種情緒長期被積壓,通常表現(xiàn)為極大的憤怒、委屈、不公平、沒有價值等。
當孩子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時,也會通過動手去發(fā)泄。如果一個孩子做事總是被批評,責罵,慢慢就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,后期如果在打架上獲得成就感,那就會不斷在這件事情上尋找自我價值。
2、區(qū)分無意打人和有意欺負
0-6歲孩子發(fā)生的打人事件,為無意打人。該年齡段的打人行為更多是因為動作的發(fā)展,或是父母的引導等。
而有意欺負別人的孩子,通常打人后會得意,會炫耀,會很有成就感。很多情況已經(jīng)不是通過打人來解決問題,而是很享受打人的過程。
孩子被打后,家長如何處理?
以下是給到父母的一些具體建議:
1. 當孩子告訴我們類似“被欺負”的事情時,第一時間保持好奇,問開放式問題,盡可能“還原現(xiàn)場”,盡量搞清楚來龍去脈之后,再評估事件的性質(zhì)和嚴重程度。
避免直接說:沒關系,別放在心上。只有委屈感受被父母看見,孩子才能感覺好起來。
2. 避免夸大孩子“受傷體驗”,更要避免使用“你被傷害了”“你被欺負了”“他傷害了你”“他故意欺負你”,這樣帶有明顯指向性的詞。
轉換成描述情景和情緒的共情短句:“你當時很不高興”、“你沒想到他會那樣,有點突然,有點疼”、“他沒有說道歉,你感覺他是故意的”、“你要求他道歉,他卻做了鬼臉,你很生氣“等。
可以向孩子解釋:如果這個小朋友經(jīng)常這樣做,一定是他內(nèi)心經(jīng)常不高興,他控制不住要這樣對別人,不是針對你,如果你不上鉤,他可能就去惹別人了,就像釣魚一樣。
3. 常規(guī)的引導是:
1)大聲表達自己的立場——“你甩到我了!很疼!請你跟我道歉。”
2)如果對方不主動道歉,且還這樣,我們就要加大氣勢預告自己會反擊——“你已經(jīng)第二次弄到我了,如果有第三次,我會還手的!還會告訴老師!“
3)如果對方還是不道歉,甚至變本加厲,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,“這時候,如果你太生氣了想還擊,哪怕這時候你動手了,媽媽也不會怪你。如果你不想還擊,或者你有點怕,你覺得你打不過他,你不還手,媽媽也不會怪你,你可以去告訴老師,或者可以選擇“離他遠一點”,不跟他玩;默默地離遠一點,或者表達你的拒絕?!?
4)是否還手,由孩子自己決定。因為我們充分相信孩子知道“動手是不好的行為“,我們的責任當然是:引導孩子用語言溝通,但再三溝通無用的時候、必要的時候,允許孩子作為一個孩子的本能的還手沖動。
因為,孩子畢竟是孩子,控制自己的言行固然是教育的方向,但孩子的世界,不能因為“氣急了還手“,就被上綱上線;
否則,孩子就會過早成為一個克制的小大人,更可怕的是他用“只能動口,絕不動手”去要求別的孩子,那勢必會和“只喜歡動手”的孩子杠上。
這種“欺負與被欺負”的互動模式,才是我們要警惕的“被欺負”的根源。
4. 可以要求對方道歉,但不強求,因為要求道歉是我的事,道不道歉是你的事。
我可以決定的是大聲反擊,要求你道歉,如果你不道歉,我就知道,是你不對,我改變不了你,我可以改變我自己的態(tài)度,就是離遠一點,表達“拒絕和放棄”,建立讓自己舒適的“心理社交地位”。
5. 告訴老師,這件事,可以做,至少表達一定程度的震懾力。
但不是任何事都要告訴老師的,否則會被貼上“喜歡告狀”的標簽,也無形中給孩子傳遞了“你幫不了你自己“的觀念。
父母要做的是,告訴孩子:自己先用上面的辦法保護自己,再根據(jù)“疼痛和受傷部位“的嚴重程度決定,是否告訴老師。
比如,如果是非常疼、疼到想流眼淚了、出血、腫了、挪動不了,或者撞到頭、眼睛、肚子等,就必須告訴老師;
如果只是一點疼、碰了一下肩膀、撞到你但你很快能爬起來等,這樣的就可以自己處理。
孩子的自我保護,需要的正是在獲取豐富的信息、對事情和行為的本質(zhì)有了更多的感知后,形成的對好壞行為的界限感。
只有這樣,他們才會對壞的行為說“不”,才會把壞的行為主動說出來。而這一瞬間的時機,或許就能得到逃脫的機會,得到及時被幫助的機會。
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守護在孩子身邊,讓他對危險能夠警覺,察覺到危險時能夠勇于向家長求助,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。
想了解更多,請關注NYC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!